中國游艇業基礎日漸完善
2010-04-09 07:39:2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船艇及其技術設備展覽會即將召開之際,上海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新發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在這位幾乎見證了中國游艇(船型 船廠 買賣)展從無到有的全程經歷的專家眼中,盡管中國游艇業在過去十余年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依舊需要更多的關注,需要更多的關心。
游艇業基礎已經日漸完善
第一財經日報:去年國際金融危機顯然對中國近些年發展迅猛的游艇業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如今的狀況如何?
楊新發:雖然不期而至的國際金融危機給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中國游艇業帶來了挑戰:游艇出口受到影響,信息不明、訂單銳減,已有訂單被延期、壓價和取消……但是,經過短暫的迷茫,中國船艇企業迅速調整了策略,積極應對。去年,在前兩季度船艇出口金額同比大幅下降后,第三季度出口降幅明顯減小,9月份出口額與上年同期相比還有所增長。同時,各級政府對游艇業的關注度在提高,游艇發展環境正在改善,國內市場亮點頻現。綜合來看,雖然發展戰略仍不夠明晰,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中國游艇業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前景一片光明。
日報:能簡單介紹下中國國際游艇及其技術設備展覽會這15年來,中國游艇業的發展情況嗎?
楊新發:15年前,當第一屆中國國際船艇及其技術設備展覽會在上海舉辦時,外國媒體記者在報道中說:“這個展覽會在中國舉辦似乎早了幾年,但它意味著一個全新的市場正在中國啟動,現在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好時機。”的確,那時候,中國的普通百姓幾乎不知游艇為何物,中國的富裕階層對游艇也知之甚少,有些游艇企業甚至把自己為公園生產的兩三米長的簡陋的玻璃鋼游船(船型 船廠 買賣)稱為豪華游艇。然而,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船艇年出口金額已超過2億美元,有10多家企業能夠建造歐美客戶認可的真正意義上的豪華游艇,其中最昂貴的一艘豪華游艇造價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全國已建成64家規模不等的游艇俱樂部,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政策正在完善,游艇品種也日益豐富。游艇正被越來越多的中產人士所認識,出現了一批“親民性”產品和一些“親民性”活動。
日報:中國游艇業這十余年來發展十分迅猛,你認為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楊新發:其實,這種巨變絕非偶然。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突飛猛進發展,大眾財富迅速增加,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士開始具備消費游艇的條件。同時,改革開放也讓民眾對游艇文化的認識逐步加深,對游艇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2005年,中國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北京、廣州、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人均GDP為4000~6000美元,而國外的經驗是,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時是游艇業發展最快時期。因此,單從人均GDP考量,中國已經具備邁進游艇時代的條件。
同時,中國豐富的水域資源也為發展游艇娛樂業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在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島嶼中,有不少原本荒蕪的海灘和內陸水域岸線,海島和港灣的邊角,甚至被廢棄的海島和漁村,這些地方經過設計開發和整修改造,都可以成為水上休閑度假勝地。近兩年,上海、浙江、廈門等地就推出親水樓盤,把游艇碼頭作為配套設施,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拉近了游艇與居民的距離。
產業發展十分健康
日報:看起來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游艇業在中國這些年發展得很迅猛。
楊新發:從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看,游艇業的確不失為可發展的新興產業。游艇產業不僅包括制造業,還包括游艇娛樂、游艇維護保養、金融服務等,其發展可以帶動就業,拉動內需。因此,游艇業已成為許多地方重點支持的產業。全國共有80多個中心城市進行了景觀水系資源開發規劃和項目建設,有多個城市政府表示要大力支持游艇產業的發展。
我曾多次去歐美國家考察,發現發展游艇業不僅可以為擁有景觀水系資源的地區政府與國際財團創造合作良機,使山水資源增值,而且可以增加當地觀光旅游的種類,豐富國民生活,并為地方政府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為增加就業崗位提供新途徑。去年11月初,我重訪美國游艇界,走訪了6家著名游艇俱樂部,再次認識到現階段中國發展游艇業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機遇。
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基地后,正謀求產品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端到高端、從粗糙到精細的升級,而游艇精細的制作和鮮明的個性化要求以及對勞動力資源的高度依賴,使中國游艇制造業具有了特別的優勢。同時,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中國造船業已具有技術和資源優勢。相比之下,同為造船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游艇制造業規模偏小,與中國造船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亟待發展。實際上,除了在內裝和滿足個性化需求方面有所欠缺外,中國企業在游艇設計、制造方面已沒有難以逾越的障礙,中國游艇制造業已經具備全面發展的工業基礎。
日報:那在你看來,中國游艇業發展這些年有哪些不足嗎?
楊新發:由于受政策法規制定滯后,水文化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后,游艇產業鏈互動不足,設計制造人才匱乏,無序競爭嚴重,行業指導、協調乏力,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因素影響,我國游艇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不過,歷經20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游艇產業鏈所有環節都在啟動,初步統計,目前我國游艇產業鏈的各環節提供了10萬多個就業崗位,整個產業呈現出相對健康的發展態勢。
日報:相對健康?如何理解這種說法?
楊新發: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當前的經濟環境中,可能充斥著太多的浮躁。當游艇產業走到今天,開始有一定的規模之后,很容易吸引更多的各種各樣的資金進入這個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健康的行業發展就尤為重要了。目前來看,中國的游艇產業發展還是十分健康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游艇制造業在快速發展。據中國船舶[69.08 -0.89%]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已形成規模的船艇制造企業超過300家,建造了公務、娛樂、旅游、觀光、運輸、抗洪救災等各色船艇上萬艘;出現了一批管理有序、產品質量優良、信譽好的企業,其中有四五十家企業有能力或資格建造出口游艇,實現了游艇批量出口。2008年,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娛樂或運動用船艇、帆船等四大類船艇的出口金額達2.2億美元,其中不乏80英尺以上的豪華游艇,這些游艇與世界名牌游艇的差距不大,并為世界高端客戶所接受。尤其在受金融危機影響的今年,中國出口游艇的單價突破了3000萬元人民幣,幾家大型游艇企業新簽的海外訂單量不減反增,充分顯示中國游艇企業的競爭力正在增強。
第二,游艇設計水平在提高,銷售網絡正在建立。一批較為成熟的游艇銷售代理和設計公司,世界著名中小型船艇制造商在國內各大城市有了銷售代理和維修服務點;積極探索中國游艇設計研究的專家們出版了《中國游艇設計手冊》、《中國游艇美學》等技術書籍。同時,中國游艇制造企業逐步建立了境外銷售渠道和網絡,全國有800多家各類貿易公司和制造企業參與了游艇經濟技術貿易活動。
第三,游艇消費環境明顯改善,游艇賽事逐漸增多。我國已建成64家規模不等的游艇俱樂部,民間非競技性的娛樂賽事不斷涌現。上海淀山湖上,每月都有帆船比賽、青少年培訓和娛樂活動;廈門五緣灣、山東青島、日照等帆船基地也經常組織不同規模的帆船賽事。此外,越來越多的非專業人士開始參與水上健身娛樂、觀光旅游活動。
第四,游艇展會繁榮、專業媒體增多,對普及游艇文化、促進游艇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據統計,全國有19個城市舉辦過游艇展,累計參展、觀展的人數超過100萬人次,特別是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船艇展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日益擴大,被評選為亞洲最佳游艇展覽會。目前,我國有11家游艇專業網站、7本專業雜志著眼游艇文化的傳播。僅2009中國國際游艇展,就有747家媒體對其進行了跟蹤報道。
此外,有眾多企業在謀求與游艇俱樂部、游艇設計機構、游艇經銷代理、親水地產開發商、租賃保險機構等合作之道,使產業鏈各環節呈現相輔相成、互為依托、互動促進的發展態勢。
中國游艇業未來可期
日報:中國游艇業走到當前的階段的確很不容易,而且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你認為未來幾年中國的游艇產業會呈現什么樣的態勢呢?
楊新發: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中國游艇業受到了嚴重影響,出口受阻、信息不明、訂單銳減,甚至出現了已有訂單被延期、壓價和取消現象;由于國際游艇市場受到的沖擊遠大于國內,出口型游艇制造企業、OEM生產企業、主要向歐美出口船艇的企業和正在新建、擴建的一批企業處境十分艱難。去年底,船艇分會火速對會員單位受損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60%以上企業生產經營業績受到影響,呈下降趨勢;24%的企業生產經營業績與上年持平;僅有15%的企業訂單有所增加。當時看來,游艇業形勢異常嚴峻,并且短期發展趨勢不明。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一批企業積極調整策略,應對危機。廈門瀚盛、寶達、無錫東方、太陽鳥、紅雙喜、海星等企業提出了狠抓基礎管理、苦練內功,研究市場、開拓新品、深化細化服務,外抓市場爭訂單、啟動內需促發展等應對策略,迎接寒冬之后游艇業的繁榮,體現了中國游艇企業歷經風雨后的成熟。對內,它們開發了更符合國內客戶需求的產品,豐富了產品種類,使自己大型游艇內銷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對外,它們利用有利時機,以更實惠的價格購買境外游艇企業的資產,引進游艇專業人才,以更強的自信進軍每年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海外游艇市場。
日報:是不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曾經作為奢侈品的游艇也將更多地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呢?
楊新發:說到這個,我需要澄清一個事實。如果說游艇是奢侈品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當然,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擁有游艇。但是游艇其實有很多種類,很多級別,不是每一艘游艇都是昂貴到無法觸及。
而且,中國其實在很早以前就存在游艇文化。早在《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過早期游艇生活的描述,只是后來逐漸成為皇室等高端人士的專項娛樂休閑工具,如今回歸大眾也是游艇產業發展的必然。
日報:那你認為中國游艇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哪些方面的條件配合嗎?
楊新發:其實,隨著制造技術的進步和營銷策略的逐漸成熟,中國游艇制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而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方式的轉變、追求生活品質引發的游艇需求的提升,眾多擁有景觀水系資源優勢的地區的政府會更積極地推進游艇業的發展,制定相關規劃并付諸實施。近期,一批企業集團領導和地方政府項目主管人員相繼拜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他們對游艇業的發展高度關注。
我個人是從產業走出來的,我深知做實業有多么不容易。盡管我們現在看到中國游艇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這背后的艱辛只有做實業的人才能真切地了解。如果說中國游艇業未來發展最需要的,我想就是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更多的關心吧。